哈囉 你好 現在是鹹說書的時間了
其實我蠻喜歡看書的 (應該是看的出來啦(!))
總之 接下來我會把我看過覺得有收穫有心得的書 轉換成文章或影片來借你們聞香一下
那值得紀念的第一本就是”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DaiGo
其實這本書已經出版一陣子了
想當初 剛看到上架的時候 覺得書名很對胃 本來要直接先買一波再說
但後來看了一些推薦文或影片
想說,大概又是心靈雞湯類型的吧
就是想辦法把工作跟興趣結合之類的
於是我就改用圖書館預約書的方式 打算”借”來看就好
所以當我拿到書的時候其實也過了大半年了
結果我看完 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油然而生
那就廢話不多說 直接進入正題
你是月光族嗎?
是→ 真的無法克制自己我會建議你買短期儲蓄險(業務魂上身(?))
否→ 真厲害~ 請繼續保持
先不論你是不是月光族,像我自己本身就不是(可能因為我很小氣吧?!),但我大部分省下來的錢都只躺在銀行裡,因為我對拍影片有興趣但我連gopro都買不下手,整個被這本書教訓一波 “一毛不拔,最糟蹋錢”
錢存在銀行 就是死的,即使變多都一樣 何況增值速度超級慢連通膨都比不上 (利率整個不好說阿)
但也沒有要你揮霍度日,分清楚東西是需要還是想要
花出去的錢要如何增值會到你身上?
例如
1我終於狠下心買了gopro,拍片傳yt最後得到廣告分潤
2還是我還是決定要把那筆錢存在銀行裡等領利息
我看書之前會選2 但我從現在開始決定要跳脫到1
當然不一定會得到廣告分潤 或是可能金額會比利息還少
但除了這個之外 我還能多練習拍影片 即使yt不行 只要技能在身 總有一天會派上其他用場的阿
書上說的金錢螺旋就是
工作賺錢用賺的錢來培養興趣(買相機 報名課程…等)
用興趣賺錢(影片廣告分潤)
繼續工作賺錢
升級裝備提升影片質量
觀眾變多廣告分潤也變多
….
如此繼續循環
看起來很簡單 做起來也不難
難的是什麼呢? 就是你真的知道你的興趣在哪裡嗎?
世上大概有80%的人不知道自己熱衷什麼,每天就是跟普通人一樣上課下課上班下班賺錢花錢 也能把人生過完,其實找興趣什麼的不是生命中必要,但一找到你的人生會很不一樣
所以金錢螺旋 雖然只有3個步驟
1 投入興趣
2 設法將興趣跟收入結合
3 從興趣中得到收入 然後再投入興趣之中
但其實有4件事要做
也就是1之前還有個0
0 找到自己的興趣
Q:那0要怎麼找呢?
A:書裡有詳解 p64裡
書中還有個有趣的理論”雙曲貼線”
直白翻譯:短視近利
也說明了 為何減肥還想偷吃巧克力蛋糕
畢竟 3分鐘後能吃到美食 遠比3個月後的好身材重要多了
再來 人類”自我補償”的心理狀態也說明了無法抵擋的”購物慾”
還有其實在善良的人其實都是自私的
例如:
我捐款幫助弱勢 是因為我100%為了他們著想嗎?
不,只是我再捐錢的那一刻覺得我自己好棒好善良,為自己有能力還有一副好心腸而沾沾自喜
這可不是我瞎說,這可是有科學根據的呢
當我覺得我在做好事的時候大腦會產生激乳素,帶動多巴胺及腦內啡的分泌。多巴胺是個正向的神經傳導物質,腦內啡是大腦自己產生的嗎啡,這兩者的出現,都會使我們感到快樂。
還有做決定的時候與其東想西想最會後還後悔 不如當初就靠”直覺”來決定
那直覺怎麼練習呢?
多看看綜藝節目裡的比手畫腳 你說我猜 瞎拚abc
你以為只是好玩為了效果嗎? 其實這正是訓練”直覺反應”的好時機
最後的”六度分隔理論”
就是你朋友
跟朋友的朋友
跟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跟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跟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跟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其實你就能跟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產生連結
當然 重點不是你認識(知道)誰,而是誰知道你
在你還不是個咖的時候認識誰都不重要
書中還有很多其他跟更詳細的內容拉
那為什麼不講完呢?
當然是希望給你們自己體會阿
畢竟只有腦子裡跟肚子的東西別人偷不走
還有其實我有點懶
那這本書就先到這邊拉~
我要去看下一本書惹
等我看完再見囉~